1. <tr id="gjarn"></tr>

      廊坊市中谷糧保設備有限公司向您推薦:測溫電纜、糧情檢測系統,歡迎訪問!
      0316-2361367
      糧保設備生產銷售服務商
      糧情檢測系統、測溫電纜、糧保設備研發生產

      客戶咨詢服務熱線:

      0316-2361367

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糧情檢測

      糧情檢測快訊:2022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接近6.9億噸,糧價還會漲嗎?

      發布日期:2022-12-17 瀏覽次數:121

      文 |《財經》實習生 李騫 記者 鄒碧穎

      編輯 | 王延春

      2022年,中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.3萬億斤以上。12月12日,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中國糧食產量情況:盡管北方罕見秋汛導致冬小麥晚播、局部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持續高溫干旱等因素影響,今年中國糧食依然實現增產豐收。全國糧食總產量6.8653億噸(13731億斤),比2021年增加368萬噸(74億斤),增長0.5%。

      分區域看,2022年,中國主要產糧大省排名依次是黑龍江、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、吉林,總產量分別為7763.1萬噸、6789.4萬噸、5543.8萬噸、4100.1萬噸、4080.8萬噸。

     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程國強在接受《財經》記者采訪時介紹,中國糧食已經實現連續19年的豐收。此前的1997年、1998年,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5億噸,2003年一度下滑至約4.3多億噸,從2004年起,“三農問題”開始每年成為中央“一號文件”的主題。也是自2004年起,中國糧食生產逆轉減產勢頭,實現19年連豐,每年都有一定幅度(有大有?。┑脑鲩L。今年的增幅0.5%相對較小,但穩住了連豐態勢。

      程國強介紹,農業是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相交織的產業,糧食生產除受投資行為(種糧積極性),還受自然條件、氣候災害等影響,可能會因糧食生產受阻停滯、呈現出周期性的波動。長期以來,中國的糧食產量都表現為4年一周期,呈現“兩增一減一平”的特點。然而,自從2004年以來,這一周期已經被打破。

      程國強指出,6.5億噸是中國糧食供需平衡的臨界點,意味著糧食總體供需平衡、比較穩定安全。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,也對糧食總產量設定了6.5億噸以上的約束性指標。目前,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牢牢站穩6.5億噸的安全平臺,正是處于歷史上糧食安全性z好的時期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也向《財經》記者表示,中國的糧食安全有三重保障:基礎是自己生產,其次是適度進口,第三是儲備。只要不發生系統性風險,中國糧食生產基本能滿足糧食安全需求。

      糧食播種面積增長0.6%,糧食畝產下降0.1

      今年,中國的糧食播種面積略有增長,但糧食畝產略有下降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2022年,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.75億畝,比上年增加1051.9萬畝,增長0.6%。與此同時,全國糧食作物單產386.8公斤/畝,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0.2公斤,下降0.1%。

     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王貴榮解讀,糧食播種總面積的增長,是由于各地強化耕地用途管制,退林還田、間套復種等等。四川等受災較重地區改種擴種晚秋作物增加播種面積。同時,2022年,中央繼續提高小麥、稻谷z低收購價,穩定玉米、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,先后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400億元,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。

      首先看糧食播種面積:2022年,全國的小麥面積基本穩定,較上年下降0.2%;玉米和稻谷面積穩中略降,分別較上年下降0.6%、1.6%。同時,豆類面積大幅增加,薯類面積有所下降。2022年,東北地區積極擴種大豆,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輪作,黃淮海、西北、西南地區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。2022年,全國豆類播種面積1.78億畝,較上年增長17.4%。其中,大豆播種面積同比增長21.7%。全國薯類播種面積同比下降2.0%。

      其次看糧食產量:小麥、玉米單產增加,稻谷單產略減。2022年,小麥單產390.4公斤/畝,較上年增長0.8%;玉米單產429.1公斤/畝,較上年增長2.3%;受南方地區高溫干旱影響,稻谷單產472公斤/畝,較上年下降0.5%。豆類單產增加,薯類單產微降。2022年,全國豆類單產132公斤/畝,較上年增長1.9%。其中,大豆單產132公斤/畝,較上年增長1.6%。全國薯類單產276.2公斤/畝,較上年下降0.2%。

      單產為何下降?梅新育向記者分析,谷物類作物中,南方水稻主產區遭受罕見夏秋連旱,導致水稻單產下降;低產的大豆播種面積大幅度增長,而高產的玉米、小麥、稻谷、薯類播種面積下降,因此統計結果顯示為面積增加,畝產下降。王貴榮指出,夏季長江流域高溫干旱,東北地區南部農田漬澇災害偏重,對糧食生產造成一定影響。同時,今年高產作物玉米播種面積減少,大豆面積增加,種植結構調整也影響糧食單產水平。

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對大豆的進口依賴度已超過80%,主要來自美國、加拿大、南美等地區。今年大豆擴種,豆類面積和單產實現“雙增加”,未來是否有望降低進口依賴?

      對此,程國強向《財經》記者介紹,大豆的國內產量在高峰期也沒有超過2000萬噸,但中國對豆類的需求量非常大。豆粕是重要的蛋白飼料原料,供給畜牧水產養殖業,保障居民的肉蛋等蛋白攝入。中國對蛋白飼料原料的需求量大約在9500萬噸到1億噸之間,而蛋白飼料的自給率不足20%。實際上,今年的中央“一號文件”也要求“穩糧擴油”,即穩住糧食,擴大油料生產。但是,擴大的油料生產實際上仍不足以解決國內缺口。中國對大宗商品進口的依賴不可逆轉,今后只能依靠技術創新,例如通過研發高蛋白玉米替代、優化飼料配方結構等方式進行緩解。同時,中國仍然需要繼續有效、積極、安全、穩定地利用國際農業資源。

      “囤糧”不應是貶義詞,糧價會繼續上漲嗎?

      2021年5月后,國際糧價邁入快速上漲的通道。12月2日,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發布的z新報告顯示,今年11月,國際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35.7,盡管同比僅上漲0.3%,但仍然是三年以來的較高水平(對比2019年11月,不超過100)。FAO發布的z新《谷物供求簡報》,下調2022年谷物產量預測至27.56億噸,較2021年下降2.0%。

      全球糧食風險迄今沒有解除。糧農組織全球糧食和農業信息及預警系統(GIEWS)的z新《作物前景與糧食形勢》季度報告指出,由于沖突、極端天氣事件和嚴重通貨膨脹,全世界有45個國家需要外部糧食援助,東非和西非的糧食不安全情況尤其令人擔憂。而5月,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出警告,稱人類或將面臨“二戰后z大的糧食危機”,多達17億人正暴露在糧食、能源和金融系統的破壞之下,導致貧困和饑餓問題的惡化。

      今年以來,中國進口玉米和小麥的數量也明顯減少。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數據,1-9月,中國有7個單月進口的谷物數量均表現為同比減少,其中6月-9月單月降幅在29%至44.58%之間。具體來看,今年1-9月,中國的玉米產品進口量同比減少25.93%,大麥產品進口量同比減少48.76%,小麥產品進口量同比減少12.81%。同期,高粱產品進口量同比增加21.41%,稻谷產品進口量同比增加41.08%,燕麥產品進口量同比增加6.87%。而1-9月,中國的主要谷物進口來源分別是美國、澳大利亞、烏克蘭、阿根廷、法國。

      不過,整體來看,2022年,中國的糧價走勢平穩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1-11月平均,全國居民消費價格(CPI)中的糧食、食用油、畜肉類和蛋類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.8%、5.7%、-5.6%、7%,明顯低于歐美的食物價格漲幅。至10月底,歐元區食品年度漲幅為13.1%。

      日常消費里,中國的糧價走勢如何?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,今年10月,國內粳米(標準一等)超市零售價格5.83元/公斤,同比上漲1.04%;面粉(特級一等)零售價格5.99元/公斤,同比上漲3.63%;玉米粉(精制)零售價格6.99元/公斤,同比上漲2.34%。2022年,中國糧食產量繼續穩定在1.3萬億斤以上,但在百年未有大變局之下,國際形勢風云變幻、全球糧食市場變數頗多,2023年中國糧食安全是否無虞?糧價會上漲嗎?

      程國強向記者分析,中國糧價缺乏繼續上升的基礎動力。盡管國內糧價會跟隨國際糧價預期出現一定上升,但國內糧食供應充分,整個市場非常穩定,受國際糧食危機沖擊不會很嚴重。2022年,國內新冠疫情此起彼伏,但是糧食有豐收基礎、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都非常充足,所以那些希望謀取糧價上漲利益的投機者,也并沒有在國內掀起波浪。

      同時,程國強指出,囤糧現象是市場行為,不應該簡單地視作貶義詞。中國的糧食生產足以滿足國內需求,宏觀調控能夠實現糧食保供穩價,局部地區或者個別品種出現投機行為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不會很突出。多元市場主體收購有利于適度拉高糧價、對農民種糧增收有利。例如今年,小麥市場價格上漲,對麥農產生正向影響,有利于小麥的售賣和提高麥農種植積極性。程國強強調,也不要對糧價上漲過于敏感,適度上漲有利于提高生產主體積極性,使農民增收,同時也能遏制浪費。谷賤傷農,糧價適度上漲恰好是積極信號。

      程國強指出,應對未來中國的糧食安全挑戰必須不斷強化現代農業的基礎支撐,如耕地、種子、農業機械等等。對于耕地,不僅要保證數量,更要提高質量,推動高標準農田的建設,進一步增強糧食生產抗逆彈性,應對頻發的自然災害;單產的提高還要依靠良種良法,需要進一步提高種業的創新能力,由此提高土地的生產力和資源利用效率;此外,農機裝備也是糧食生產的剛需,但中國現在農業機械主要依賴進口,存在一定的風險,需要建立適合中國農情的現代農機體系,這也是保障糧食安全很重要的一個任務。

      轉載聲明:以上內容轉載于財經雜志今日頭條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!


      標簽:全部
      在線客服
      服務熱線

      服務熱線

      0316-2361367

      微信咨詢
      廊坊市中谷糧保設備有限公司
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_久久久久影院美女国产精品_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_久久综合日本久久综合88